北京市发改委记者发现,“十四五”期间,通过节能降耗,北京从普通煤源头减少项目不合理能耗64.3万吨,对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30万吨,提高能源和碳效率水平。牵头实施节能碳排放综合评估,节能减碳是积极持续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据介绍,北京于2007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能源转型试点,2017年又利用“互联网+”在全国率先实施能源转型。整个节能过程在线。为加快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副中心城区将于2022年在全国率先将碳排放分析纳入节能工作,根据节能分析计算能源消费品种和项目消耗。能源评价机构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必须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及相关标准规范,对项目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之间的综合关系进行评价,从源头上连接能源发展和二氧化碳发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记者了解到,为提高节能审查工作效率,7项节能审查相关地方标准已出台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制技术规范》(DB11/T 974)和《民用建筑项目节能审查能耗指标》(DB11/T 2248),指导项目单位在保证项目所需能源要素的同时,优化项目能源品种,完善用能方案、设备选型、节能措施等,切实减少项目不合理能耗。来源。同时,通过与北京市禁止限制行业清单、碳峰碳中和等相关政策挂钩,严格控制项目的能源专业水平、能耗、实施效果等,保持项目能源利用的可行性。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在项目节能实施过程中开展节能监管意见。对存在问题的项目,鼓励通过约谈、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等方式及时整改,提高项目单位落实节能意见的主体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台账并定期提醒、组织节能验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等措施,推动项目单位规范节能验收落实情况,确保能源审计意见得到落实。针对“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心领域,北京还制定了能源分析专项管理规定,通过自建光伏、购买绿色电力等方式,到2030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流程可在线办理,流程缩短20个工作日。北京也在努力发展“北京记者了解到,2017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网上节能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节能评价的送达通知、事中事后管理等整个节能评价流程均可通过互联网在线办理,实现数字化、高效的政务服务。通过节能评价在线处理,项目单位可以实时查询、监控、管理项目评价过程和状态,做好相关流程的统筹协调。节能机构可以方便地汇总和分析项目的建设和能耗等相关情况,帮助科学家预测节能情况,同时做好项目节能意见落实情况的监测和监督。节能分析采用在线处理方式,项目平均处理时间较原来离线处理方式缩短近20个工作日。为进一步做好节能评估服务,“十四五”以来,北京市每年针对各区节能机构、项目单位评估专家、筹备单位组织开展节能评估和节能政策专题培训活动和交流活动,并发布节能工作指南。组织开展多场节能政策及相关标准在线讲座,录制培训课程。安排专家对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进行面对面“一对一”培训指导,细化节能服务粒度。据悉,未来“十五”期间,北京能源分析将全面推进全面开展能源评估和碳评估,进一步加强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产品推荐,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零碳园区。同时,不断优化节能处理的方式、方式和及时性,按项目类别制定工作指引,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服务水平,通过加强能源验收分析、完善信用信息系统比对修复,进一步完善节能闭环管理。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静 校对杨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含图片及视频)ideos(如果有)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并发布,网易HAO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